“十四五”收官之年看“三农”
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。尽管面临干旱、洪涝、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,我国粮食产量仍连续9年稳定在1.3万亿斤以上,连年稳产丰收,并在2024年首次迈上1.4万亿斤的新台阶。
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。尽管面临干旱、洪涝、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,我国粮食产量仍连续9年稳定在1.3万亿斤以上,连年稳产丰收,并在2024年首次迈上1.4万亿斤的新台阶。
“乡村兴则国家兴,乡村衰则国家衰。”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乡村振兴对于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性。近年来,从中央到地方,无不将乡村振兴置于战略高度,投入巨大资源,推动乡村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。然而,要实现真正可持续、有活力的乡村振兴,仅仅依靠外部的输血和政策的引导是远远
哎呀,说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,咱们可能都头大,新指标一堆,什么数字化覆盖率啦,农民收入增长啦,还有环境可持续性,听起来就复杂,别急,咱们慢慢聊,你可能在想,这怎么搞啊,会不会踩坑,当然会,但没事,我有经验分享,先说说困惑吧,新指标往往要求高,数据收集难,乡
2025年9月23日,将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。8年来,丰收节始终秉承“庆祝丰收、弘扬文化、振兴乡村”的宗旨,成为一个展示“三农”向好的“大平台”、促进城乡消费的“大卖场”、弘扬农耕文化的“主阵地”。
9月19日,记者从云南省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•综合专场获悉,2024年,云南省经济总量达3.15万亿元,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.5万元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较“十三五”末提升4.1个百分点,增幅居全国第三。
我国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,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,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,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,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……9月16日,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国新办举行的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“十四五”以来,各地区各部门锚定建
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,“十四五”以来我国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,扎实有力推进乡村振兴,保持了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的良好势头,为整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9月16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十四五”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。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表示,“十四五”以来,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的良好势头。
十多年前,我做关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关研究时,那时候农民的收入结构与今天的收入结构相比较发生了一些变化。大家知道农民的收入构成主要有四部分:农业生产的家庭经营性收入、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、转移性收入、财产性收入。那个时候的家庭经营收入跟工资性收入基本是5:5的
9月9日,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十四五”时期河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关情况及取得的重大成就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;粮食总产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;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2024年的21330元……河南“十四五”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!
农民朋友们的收入情况,一直备受关注。有个数据很值得琢磨:农民一年的收入里,高达97%得靠自己辛苦劳动获得,像房租、股息、土地流转分红这类财产性收入,占比微乎其微。这就好比农民挣钱,基本全靠“卖苦力”。
秋风送爽,稻谷飘香。又是一年丰收季,广袤的田野上,“粮满仓·好丰光”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,更是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生动写照。这六个字背后,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人“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”的安全感,也映照着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。
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进程中,县域城乡融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。它是实现城乡一体化、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环节,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。而农民增收作为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现,不仅关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农村社会的稳定,更是拉动内需、促进经
1906 年,在山西沁水县的一个贫苦农家,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,他,就是日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赵树理。时光飞逝,转眼间赵树理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仪式 —— 百日抓周 。
现在的农村,年轻人越来越少,种地的都是60后、70后。再过十年,谁来种地?谁来养活14亿人?
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新时代做好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任务,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”作出重要部署,旨在进一步激发“三农”发展的内生动力,推动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,夯实“三农”工作基础。
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新时代做好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任务,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”作出重要部署,旨在进一步激发“三农”发展的内生动力,推动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,夯实“三农”工作基础。
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:建设标准化的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,通过标准化管理和技术支持,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,保证产品的安全性。
设施葡萄生产中存在过度依赖化学农药的现象,导致果品农药残留超标、果园生态破坏、病虫害抗药性增强等问题。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基础上有效减少农药用量,避免盲目、滥用农药,需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控。